[案例 6]十分钟引起的思考 教学片断同学们,下面十分钟创新大赛。各组长召集大家一起研究本组的跑的方法。要求:每组必须跑足六分钟;尽力做到和其他组不一样;注意线路和方向,不要“撞车”。大家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就象在家里,就象兄弟姐妹,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不到三分钟,第一组就出发了。他们是排着“一”字型,沿篮球场的线,进行各种线路跑。接着第二组是各种造型跑。八个人一会儿是 v,一会儿是 t,再过一会儿又成了 a;一会儿象战斗机,一会儿象十字。第三组跑到足球场玩起了八人九足,四组呢?是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追人”。五组最过瘾:每个人不但要轮流做排头,还要做动作,而且不准重复。因此,大雁、小鸟、醉汉等等,花样多多,笑声不断。六组最慢,大家意见不统一,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我马上跑过来:怎么回事?学生 a :都怪 b(组长),自己没有想出好方法,又不用我的,结果给××组用了,真气人。学生 c:你说话这么大声,谁能接受,我也有办法,你为什么不同意?学生 a:谁让你们都说我不对,明明是我有道理。学生 b:算了,快开始吧,没有时间了。目光中流露出愧疚和企盼。我一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老师:同学们,把手伸出来!跟老师唱一句—团结就是力量――嘿,加油!大家很快就把手放在我的手背上,我的收在最下面,组长的手在最上面,学生 a 迟疑了一下,还是坚定的把手放在大家的手上,随着大家的喊声,我看到学生 a 和学生 b 的目光对在一起,稍稍的不自然之后,俩人相视一笑。学生 a 把手一挥,跟我来,大家没有犹豫,跟着学生 a 向跑道跑去,虽然没有花样,虽然只有八个人,但却始终保持整齐的阵型,保持着整齐的步伐,看上去人人都很有精神,很有气势。………… 教学反思 十分钟很快地过去了,但留给我的思考却很深刻。一、 让学生鸟一样自由地飞翔学生真的不喜欢跑步吗?这个问题是体育老师困惑和迷茫的,纯粹的跑,机器一样,谁都会厌。但是,有了同伴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有了大家思考和创作的空间,跑便被注入了生命,它变成了一个工具,一个能使大家聚集在一起,形成战斗团队的工具;它变成了一个载体,一个传递友感情、传承文化的载体。此时的学生不会介意跑得累不累,做得更好,超越对手,才是他们的追求。二、 让思维的火花永不熄灭学生真的没有创造力吗?看看学生的表现,想想自己的做法,确实感慨万千。老师自己习惯于某种定式,学生也会习惯。在习惯的过程中,学生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