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图画书阅读活动误区解析VIP免费

图画书阅读活动误区解析_第1页
1/11
图画书阅读活动误区解析_第2页
2/11
图画书阅读活动误区解析_第3页
3/11
图画书阅读活动误区解析 图画书阅读是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图画书阅读活动在幼儿园受到极大关注。在实践中,教师不断挖掘图画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策略,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然而,在设计和组织图画书阅读活动时,教师也存在诸多误区,这直接影响了图画书阅读活动的效果。本文拟对这些误区进行解析。 一、对图画书阅读活动的目标不明确 早在 1998 年,美国儿童语言教育专家斯诺(Snow)教授指出:儿童在 3~8 岁期间,需要奠定的是基本阅读能力以及自主阅读的意识与技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根据这些目标来审视幼儿园图画书阅读活动,我们发现教师在活动目标的设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主要有两点。 1.过于重视认知和机械识记,忽视观察、感受、体验、理解与创造 不少教师把图画书当作幼儿获得知识、开拓视野的载体和工具,他们非常重视让幼儿通过阅读图画书获得显性知识,扩充知识总量,而常常忽视让幼儿细致地观察画面,静心地感受语言韵味,仔细地品味作品所营造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以及创造性地表达。 如图画书《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没有明显的情节,从头到尾都是一只老鼠在没完没了地向小男孩提出要求,它从吃饼干开始,接着要了牛奶、麦管等,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发不可收拾,可笑的是,最后它的要求又回到了吃一块饼干上。这本书的内容轻松、幽默、活泼、有趣,深受幼儿喜爱。某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目标:(1)阅读画面,了解并熟悉事情发生的前后关系。(2)回忆和想象图书中循环往复的事件,并能够完整复述。(3)学习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阅读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阅读活动完全变成了教师考察幼儿记忆、帮助幼儿积累知识的工具,幼儿不可能从阅读材料的画面和语言中充分感受作品的内涵和独特的表达风格,也无法体验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活动。鉴于此,我建议将活动目标调整为:(1)通过看看、讲讲,理解给老鼠吃饼干后发生的一系列情节,感受作品循环往复的幽默风格,产生阅读的兴趣。(2)根据事件发生的前后关系,大胆想象和预测老鼠看到冰箱以后的部分情节,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3)回忆和想象生活中循环往复的事件,并据此进行故事创编和绘画活动,初步学习自制图画书。以上目标不仅涉及认知层面,更重视结合作品的特点和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幼儿观察、感受、体验、理解并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图画书阅读活动误区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