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一二三四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 1 100 米左右。 2.地形地势: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 3.气候: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4.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 5.矿产资源:主要有煤、汞、重晶石、磷、铝土等。 6.水能资源:水能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贵州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暗河众多,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 一二三四 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1.自然灾害:贵州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环境问题:近些年来,贵州有时发生严重的干旱,有时出现冰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一二三四 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1.目前,贵州正在进一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以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巩固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2.同时,贵州还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发展。 一二三四 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1.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 2.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3.旅游资源的开发: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如著名的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1.贵州省的气候与地形 (1)气候:贵州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南下的冷空气被云贵高原阻挡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多出现连续性降雨天气。贵阳、遵义一带,年均阴雨日数在 200 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 (2)地形:贵州省分布有大面积的石灰岩,气候温和湿润,石灰岩长期被雨水冲刷、溶解、侵蚀,形成各种各样的喀斯特地貌,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有“地无三尺平”之说。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交通不便,人口、城镇多分布在山间平原、盆地,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严重。 【例 1】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喀斯特地貌广布的省是( ) A.山西省 B.陕西省 C.贵州省 D.海南省 解析:贵州省东部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西部受西南暖气流控制,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因此贵州多阴雨冷湿天气,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又因为贵州处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高低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