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首先很高兴这次小学科学的年会在我们龙凤区一小举行,当然我也很高兴为大家展示了一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现在我就来说一说我对这节课的反思)《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设计意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来认识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多余的电荷如果在一个物体上静止不动的话,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果电荷沿着导线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基础。本课一共由三部分组成,我就从这三部分来说一说我的设计意图。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我首先通过让学生帮塑料尺子想办法让尺子和碎纸屑手牵手玩是为了了解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梳子梳头发后再去接近刚梳过的头发,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中也经常有静电现象发生,并引入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接下来交流学生知道的静电现象和找我们身边的静电现象,是为了使学生们感受到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体自身在内的生物体和非生物体。 第二部分:认识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学生尚不具备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我以视频的形式对静电的知识做了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静电是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的,当有外力影响时,负电荷就可能发生转移使物体带电。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完成了从对静电现象的原始认识到对静电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这么一个过程。接下来我又通过给学生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了解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里我也要说明一下,我没有用书上的办法,因为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也简单的做了一下书上提供的实验,但是效果都不明显。后来我也想到了很多的办法,但是都觉得不太适合四年级的学生来操作,所以,最后我想到了现在这个办法,但我感觉效果还不错,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第三部分:初步认识电流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发展对电荷的认识,让学生视频认识电的本质。这部分知识我也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如果让电荷持续地流动起来就会产生电流,动力就来自电源,当然在生活中要想使灯泡发光,一些家用电器运转起来不仅要有电源还要有供电荷流动的通道——导线以及开关等,从而简单的认识什么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