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变异 一、变异 1.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叫做变异。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体发生变异的原因是染色体和基因的改变。 3.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只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并未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 4.对于某种生物个体来说,有的变异能提高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是有利的变异;有的变异会降低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是不利的变异;而有的变异会影响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动,这样的变异是中性的。变异对生物个体是否有利,还取决于生物体所处的环境。 5.在多变的环境中,正是由于生物能够产生变异,有的变异个体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条件,生物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遗传变异原理的应用 1.人们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处理,使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或基因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再从中选择对人们有用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 2.多倍体和无子西瓜就是利用染色体数目改变培育出的新品种。 3.作物空间育种技术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或高空气球,把农作物的种子带到太空,使它产生变异,然后在地面种植,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技术。 生物的变异在生活生产上的应用 人类在农业上利用变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农作物、家禽、家畜中,有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变异,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培育,获得新的品种,如肉用牛和奶用牛的培育。 2.用杂交的方法,将不同生物个体的性状重新组合,形成具有新性状组合的新品种。如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产量不高但抗倒伏的小麦杂交,让两种小麦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产生变异,可以培育出高产同时抗倒伏的新的小麦品种。 3.为培养新的品种,也可以改变环境因素来影响遗传物质,使生物产生变异并对变异进行选择,培育出新品种。如用射线照射或用药物处理植物的种子,种子产生变异后进行选择,选出有利于生产的变异培育成新品种。 【例题】 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 )。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解析:这是农业育种中常用的方法,改变环境因素来影响农作物种子,使其遗传物质改变,产生不定向的变异,人类再对变异出的品种进行定向选择,培育出人类需要的新品种。 答案:D 1.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都不可以遗传 B.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