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设计逸夫小学 林凤艳教材简析:《购买上帝的男孩》是一篇外国故事。故事讲一个孤儿邦迪由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帕特鲁普在干活时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昏迷不醒。医生告诉邦迪:只有上帝能救叔叔。于是,邦迪用 1 美元到处购买“上帝”。一个老者深受感动,卖给邦迪一瓶“上帝之吻”牌饮料,又出钱请医疗小组把邦迪的叔叔治好。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应当有爱人之心,愿为他人谋幸福,爱心就是“上帝”。学情简析:虽然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阅读基础,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但对本文中老者在信中的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理解起来还有一定困难,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搭建好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舞台,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在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法、学法: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学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创造的情趣。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学生有探究、获得新体验的需要,也有被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还要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身心,教学才会有源头活水喷涌而出。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质疑,讨论,研究。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大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聆听同学的发言中生成新的观点,学生才能真正走上学习的主导地位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认识 8 个生字。2、通过学习,弄清小男孩的叔叔是怎么得救的,从而体会人世间人们真诚、无私的关爱就是可以救助每一个人的“上帝”的道理。3、让学生知道人应当有爱心,愿为他人谋幸福,爱心就是“上帝”。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爱心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老者信中话的含义,体会老者帮助小男孩的原因。教学准备:课件、帖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上帝”的资料。2、揭示课题,板书,读题。3、读了课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