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合作学习 实现课堂高效我与小组合作学习一起成长 从上个学年开始,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学习活动。它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学习方式。回首这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这个领域,想要实现生生互动,智慧生成,全员达标,就需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1:教师必须有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动力的能力。2:指导小组中每个成员明确目标和任务,做好学习的分工与合作。3:抓住合作的契机,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主动发言的能力。4: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出新颖的、符合学生身份的合作内容。5:注重对合作过程的个体参与度。小组发言以及课堂的生成给予及时到位的评价。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所以如何有效地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在课堂合作出现的问题时及时记录做好教案调整和教学反思,是下一个合作成功的铺垫。那些情景适合小组合作,我回顾了教学时的一些片段,和大家共同探讨。一:基础知识检测需要合作学习记得学完第一课《龙的传人》时,我立即对本课的难字词多音字进行了检测,完后回来批了一节课没有完,完后拿回家改才算完成任务,把结果反馈给学生时已是第二天了,无法实现当堂达标的目标,也打断了学生及时课堂巩固的学习热情。于是以后每课检测后我让学生在小组互换互批,最后统计出达标小组和不达标的情况,及时强调易错字形、字音,当堂改正,学生印象深刻,乐意接受。二:解决难点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大家知道,在课堂上对于一些没有思考性、启发性、探索的问题就无须合作讨论,我们一线的老师上课时经常会遇到课文中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也是文中难点,需要学生相互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寻求最佳答案。如:我在执教《西门豹治邺》一课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西门豹治邺既然是魏王派来的,手里有尚方宝剑,又了解到巫婆和官绅是罪魁祸首,为什么不直接将他们抓起来?却要如此大费周折的演这样一出戏,为什么?”听完问题后,学生全陷入了思考,接着我让他们在四人小组内合作讨论,三分钟后小组代表起来发言,明白了西门豹假戏真做是为了让老百姓明白,这里根本没有河伯神灵,这些都是他们杜撰出来骗人、是迷信。还有的小组联系单元主题—破除迷信,进行了补充。演戏的目的:只有让深受迷信其害的老百姓亲自看到,才能真正达到破除迷信的目的。老百姓才可真正相信。最后一个小组汇报更精彩,说出了西门豹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