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小学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指导意见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质量,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决定从 2012 年起,在总结过去三年来构建有效课堂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力争用 3 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教师教学行为为前提,以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突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动,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优化课堂结构和教与学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构建高效课堂的重大意义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是鸡西市教育局党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我市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三、全面领会高效课堂的内涵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高效课堂追求的是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课堂生命的律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探究、先学后教、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效益。 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实现“三维目标”。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管理科学。学校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规范,按国家课程计划课程设置,科学制定教学计划,规范教学进度,确保学生体育活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