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我在园中的自由快乐;感受祖父对“我”深深的疼爱;体会园中景物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2. 读准 7 个生字“蚱、嗡、啃、樱、蚌、嘟、倭、瓢”,了解方言“倭瓜”。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我在园中的趣事及描写园中景物自由与快乐的语段。4. 感受课文中出现的反复手法的运用,赏读、积累优美句段。5. 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难点:品味萧红语言中反复手法运用的妙处。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 板书好课题。读题。2. 选自《呼兰河传》,作者是萧红。3. 出示原著中的一句话: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园子,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4. 质疑:当你读到这句话时,你想知道什么?梳理主要问题如下:祖父是怎样一个人?后园又是怎样的一个园子?为什么说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明确初读要求幻灯片投影出1. 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2. 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二)检查初读情况。1. 检查生字:嗡嗡啃树樱桃蚌壳嘟嘟水瓢2. 词语分类教学(1)出示词语一(全班女生读):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读准:蚂蚱màzha (2)出示词语二(全班男生读):倭瓜黄瓜 玉米 谷穗 注意“倭”的读音。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把那些长得圆圆的小南瓜叫“倭瓜”。(3)出示词语三:栽花拔草 下种铲地浇菜3. 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三、走进“园子”,感受美丽1. 感受祖父的园子是个美丽的、充满生机的。祖父的园子很美丽,充满生机,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它的美丽与生机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1、17 两个自然段,划出句子来读一读?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1)欣赏图片。(2)引读: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过渡;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园中的美丽与生机?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