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等边三角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有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2、了解等边三角形与 30°角相互转化的事实,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思想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推导。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准备:自制等边三角形,多媒体,两个含有 30 度角的直角三角尺。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复习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为这节课做知识的准备。2.自主观察,探究出示自制的等边三角形,对折,观察所得到的图形,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拼接的方法探究它具有什么特点,大胆猜测所得到的结论,引出“含有 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这个结论。3.小组讨论,分析求证(1)分析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引导学生根据条件和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2)小组合作探究证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来回穿插于各个组之间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a)从开始的拼接过程可以看到,30°的直角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由此可以“通过倍长较短的直角边”得到等边三角形得以证明。(b)有关线段倍数的问题,可以通过截取“较长的线段”与“较短的直角边”相等:也可以通过做“角相等”来转移边的位置,从而证明。(3)展示成果随意抽取同学,通过多媒体来展示自己所在小组的讨论成果,与大家分享。4.归纳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 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几何语言: ∵ 在 Rt△ABC 中,∠C=90°,∠A= 30° A ∴ BC= 1/2 A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