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黄河颂》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 年出生,1927 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1936 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 年 8 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 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诗,扫清文字的障碍,了解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 字词 1、给下列加字注音。 巅( ) 澎( ) 湃( ) 澜( ) 宛( )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二、学习本文内容: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加,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容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的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的法宝。 4、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