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对待差生 后进生是指品行较差或学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但凡教师都喜欢优等生,对后进学生态度不一。实际上后进生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后进生的存在不仅使教育具有了丰富性,同时也锻炼教师管理能力。做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待后进生做到“五个”不要:1.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正常的群体,偏离群体或孤立于群体只会导致成长的偏差。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不应把“后三分之一学生”孤立于学校群体之外,而应把他们纳入学校群体管理之中,消除他们认知中的特殊性,回归他们正常的成长轨迹。如我们学校将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行为习惯养成月”,这是面向全体的其中就包含这部分学生。平等对待这部分学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前提。2.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带动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激发“后三分之一学生”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愿景。如我校九年级三班孙玉强老师在班内开展了“快乐指数”展示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当天的学习、生活进行自我评价,一张白纸,简单的表格,及时的自我评价,对学生尤其是“后三分之一学生”既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鞭策。3.给学生一个发展自我的空间舞台。每个人都渴望表现自己,这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讲更为迫切。在本学期首届班主任论坛中,八年级三班班主任王杰老师就提出了给“后三分之一学生”一个舞台的号召,并积极筹建了“体育竞技队”,这对于那些成绩差,在班内表现不扎眼,但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讲,就是一种机会。同时,王杰老师还制定了许多严格的制度,这对于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又是一种促进和保障。作为学校,我们应善于发现老师们中这种原生态的做法,给予他们鼓励,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4 不要轻易给后进学生贴标签。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心理胜过父母给予的奖励,后进生更不例外。当他们的行为不合乎老师的要求或学校的制度时,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有些学生因屡教不改,个别老师很生气,于是就认为学生没出息或者没救了,甚至认为该生是班内最坏的学生、最差的学生、最笨的学生等。言者只是出于一种无奈或气愤,但听者却牢记在心,不服气的学生会变压力为动力,发奋苦读,向教师证实自己的能力;个性强的学生会从此记恨在心,与教师关系日渐疏远;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会自报自弃从此萎靡不振。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慎言。5、不要总让学生去叫家长。后进生总怕的就是老师让找家长。在老师和学生面前他们自认为是低人一等的,从内心深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