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注意三个积累江苏徐州鼓楼区教研室 于永正 作文教学不能急功近利,要从长计议。不能就作文论作文,要“放长线,钓大鱼”“长线”就是“三个积累”。 一、语言的积累 1、语言积累的意义 孔子:“不学诗,无以言。” 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言也是生产力。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 凡是作文好的人,无一不是读书人。2 、怎样积累语言( 1 )、多读书。A 、读好语文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的语言基本上就属于读的人了。B 、读好课外书。 85 首诗词, 150 万字课外阅读量是保底工程。 ( 2 )、会读书 A 、慢慢读,欣赏呀! B 、要意文兼得。读书时,想作文。 C 、摘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经常翻阅读书笔记。 D 、朗读。 3 、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强制 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都从强制开始 购书柜 刻藏书章 买书 影响 交流 表扬 哪怕用了一个新词,引用了一句 名言,正确地使用了一个标点, 写法有了新的变化…… 二、生活的积累 1 、生活积累的意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2 、怎样积累生活? ( 1 )适当开展活动 军营一日 钓鱼比赛 登山游览 划船 看花展 ( 2 )把社会搬进课堂 例:《保护鸟类》《轧面条》( 3 )把课堂搬到社会和大自然。 例:“认识苹果”训练 朋友班( 4 )让学生有一双会发现、会审美的 眼睛,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点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草》 《钓鱼的启示》 巧引。 我们班没有助人为乐的人?一件小 到只有一个眼神两个动作的事。三、感受的积累 从“长城长,真他妈的长”谈起。 学生写不出作文不完全是没有生活,也不是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说就怎么写。 问题在于:有没有写作的动力,是不是有感而发,是“让我写”,还是“我要写”。1 、怎样积累感受(感受包括情感) A 、多读书。 B 、适当看些适合少儿看的电视、文艺节目。 C 、以情育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 (不批评迟到的人 买船票 奖励书) D 、以情读书,意在其中。多些朗读,少些说教。 E 、看看作者是怎样感受生活的。 (《搭石》《月光曲》《荷花》《燕子》) 要把学生教活,教出悟性来,教出灵性来。 F 、观察、写作时,引导学生写感受。 《六月雪》 《高山流水》 “ 它们不再是它们”——柳树 雪松 “ 情动而辞发”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 会感受,感受深刻,才能写出好文章。 有了丰富的语言,充实的生活,深刻的感受,才能写出好文章。请 指 教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