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全国市级联考word】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组2014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开发度为46%,己題过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十三五”期同上海市将“人口天花板”设定为2500万。下图为“2001-2017年上海市人口变化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A.淡水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2.上海市A.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B.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C.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加D.2017年常住外来人口约占15%【答案】1.C2.B【解析】1.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域有限,城市化用地也有限,而且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度已经为46%,土地资源成为影响上海市人口的“天花板”。上海滨江临海,淡水资源较多;矿产虽少,但上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可以通过外运解决;上海亚热带物种较为丰富,而且生物资源也不是影响人口的限制性因素。据此选C。2.据图可知,上海市户籍人口缓慢增长;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常住人口缓慢增加;2017年常住外来人口所占比例=常住外来人口÷总人口×100%,接近40%,据此选B。每年清明节前后15天中,若当天降雨量达列0.1毫米或以上则称为一个雨日。下图位“1961-2017年部分省级行政中心清明节期间雨日概率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清明节期间A.乌鲁木齐南日概率最低B.华北地区小麦常需引水灌溉C.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D.用日概率小于40%的域市位于秦岭以北4.2018年清明节前后北京迎来雨雪天气,主要原因是A.前期气温偏高,水汽含量低B.绿化面积增加,局部气候改善C.城区经济发展,热岛效应强D.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迅速抬升【答案】3.B4.A【解析】3.由图可知,清明节期间,北京、银川的雨日概率最低;此时为春季,华北地区小麦返青,常需引水灌溉;雨带推移到华南一带,尚未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日概率小于40%的城市并非都位于秦岭以北,如昆明。据此选B。4.2018年清明节前后北京迎来雨雪天气是一种“倒春寒”现象,主要原因是前期气温偏高,水汽含量低,在冷空气及高空槽前强烈发展的低空西南急流的共同影响下,华北地区动力辐合强烈,西南气流水汽充沛造成的特殊降水现象。该天气与地面绿化面积增加无关;热岛效应强不会引发如此大范围的强降水;本次降水并非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降水。据此选A。下图为“京沪高铁第二通道规划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5.京沪高铁第二通道A.沿线地区河湖众多,水能资源丰富B.经过地区以水田为主,稻米品质好C.潍坊一临沂段地形平坦,建设难度小D.南北植被景观差异明显,主导因素为热量6.建设京沪高铁第二通道能够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拉动沿线经济增长②缩短区域间时空距离,促进旅游资源开发③连接京鲁豫苏等省市,完善铁路运输网④使沿线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改变其城市功能分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5.D6.A【解析】5.由图可知,京沪高铁第二通道沿线地区河湖众多,但经过区域均为地势第三级阶梯,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经过地区以旱田为主。潍坊一临沂段经过山东丘陵,建设难度大;线路穿越秦岭-淮河一线,这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南北植被景观差异明显,主导因素为热量,据此选D。6.建设京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