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睡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 2、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蝙蝠、海参、蜗牛睡眠的原因。 3、搜集、交流更多的动物“睡眠”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以及探究科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1、学习用思考、批注的方法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不同的”睡眠”方式,2、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及原因,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进行精彩的介绍。课前准备:老师准备:生字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其他动物的睡眠方式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动物和人一样,也睡眠,可有的动物就能一睡几个月不吃不喝,这与我们人类的睡眠有所不同,这是不是很有趣呢?这些动物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睡眠呢?今天我们一块学习《动物的睡眠》2、板书课题:动物的“睡眠” 3、这个题目与以前我们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睡眠两个字加了引号)为什么将睡眠打上引号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4、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2、借助拼音解决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同桌可以互相帮助。3、多媒体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4、理解词语,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理解。三、提出要求部,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讨论交流:为什么睡眠加上引号呢?2、为什么说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 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3、文章写了几种动物的睡眠?分别是什么?找出描写这三种动物睡眠的相应段落。4、他们为什么要睡眠?是怎样进行睡眠的?5、分组讨论四、反馈品读欣赏,质疑探究1、“睡眠”为什么加行引号呢?2、文章写了几种动物的睡眠?找出描写这几种动物睡眠的相应段落蝙蝠(1--3) 海参(4--7) 蜗牛(8) 3、我们先来了解蝙蝠的睡眠,哪一组同学愿意汇报学习成果?(1)指名读课文 1--3 自然段 蝙蝠睡眠是为了什么? 蝙蝠是怎样进行睡眠的? (2)学生汇报。 (3)观看蝙蝠睡眠图片,增强对课文理解。老师总结:蝙蝠睡眠比较奇特,一是集体睡眠,二是睡觉方式奇特,倒挂着睡觉。三是睡眠时间长。 老师引导:蝙蝠的睡眠,睡眠的目的不全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睡眠的方法来对付“绝粮”4、海参又是如何睡眠的?哪一组愿意展示自学成果?(1)小组齐读课文 4--7 自然段,探究: 海参是一种什么动物? 海参为什么要夏眠? 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