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于思毁于随”,一个靠思想和智慧名世,立世的人,其思想是怎么形成的?本书以昨天作者为记者时,对中国命运、历史进程及不少尖税社会矛盾的追问、提示、探讨的代表性文章为经,以今天同编者关于昨天与今天、主观与客观、台前与幕后的后思交谈为纬,展示了一个思想者的真面目,读来饶有趣味,发人深思。答编者问(代序) 第一章 前沿风云 1、广州人经受了三次冲击波 2、从这扇窗口望出去 3、百万移民下珠江 4、珠江三角洲启示录 5、珠海:跨世纪的冲刺 6、大亚风云录 第二章 中国走势 1、1988,中国走势采访录 2、1992:中国走势再访录 3、中国:一个夏天的访问 4、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 第三章 神州评说 1、广东和浦东的对话 2、温州与"珠三角"的对话 3、华东归来话广东 4、啊,分水岭 5、罗定之路 第四章 文化求索 1、面对纷繁的世事 2、尴尬的文坛与浮躁的作家 3、最后的“硬通货” 第五章 斑斓人间 1、中国食林外史 2、中国"首富村"揭秘 3、开放门户的溃疡 第六章 最后的江流 伴随着 8 集电视专题片《南方的河》的问世,人们又一次在一个文化工程背后发现了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王志纲。作为前新华社著名记者,王志纲到广东已经 8 个年头。这 8 年来,在许多重要而微妙的历史关头,尤其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他都以手中这支笔,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现象率先进行了独到的揭示和总结,在引起社会强烈……答编者问(代序) 编者(秦朔《南风窗》杂志社总编辑,以下简称编):有幸担任这部文集的编辑很高兴。 你这部文集定名为"行成于思"很有意思,与前一本介绍你的书《谋事在人》一样颇有些哲理。用这样一个书名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王志纲(以下简称王):"行成于思"出自唐·韩愈的《进学解》,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讲要想做成事必须善于思考。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做什么都比较成功,我认为恐怕与我爱想问题的毛病有关。 当记者那十来年,正碰上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巨变,面临诸多新问题,迫使我去思考,而且是超强度的思考,从而强化了我的思维能力,为我日后从事头脑产业奠定了基础。从这些文章中不难看出我的思想轨迹,希望对读者有所稗益。 编:通读了这部书稿,我觉得各种文体的文章几乎涵盖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时代主要的热点问题,透过这些文章,不仅从中看到了"王志纲眼里的中国",更看到王志纲式的观察思维方式,因此我想就有关这些文章的台前幕后,及你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