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报告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对全市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近期,我部就全县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县辖17个乡镇,156个村。全县共有乡镇干部826人,回族干部439人,女干部142人。全县乡镇干部中行政编制干部205人,事业干部247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32名,女领导干部8人。乡镇干部中具有本科学历122人,占15%,大专学历350人,占42%,中专学历222人,占27%,高中以下学历128人,占16%。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干部124人,31至35岁213人,36至40岁干部134人,41岁至45岁164人,46岁至50岁95人,51岁以上干部96人。近年来,**县委、政府积极应对新形势,采取新举措,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二、主要做法一是围绕产业布局合理交流干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本着人尽其才、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年龄、文化专业各方面结构的同时,坚持以产业发展的需要交流干部。重点推进了县直部门、各乡镇之间的干部交流。**年从县直农口部门选派了17名干部到乡镇担任科技副乡镇长。**年,共交流副科级以上干部166人,其中,从县直部门交流到各乡镇46人,从各乡镇交流到县直部门38人,县直部门之间交流32人,乡镇之间交流50人。二是立足现实需要培训干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县乡两级采取理论培训、挂职锻炼、内部轮岗、交流任职等途径,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培训。近年来,县委举办了4期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培训班,6期村支书(主任)培训班,4期后备干部培训班,选派2名乡镇班子成员到福建等地挂职,选派32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乡镇领导班子,选派6名乡镇科级干部到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交流任职乡镇干部520余名。各乡镇利用乡镇党校、远程教育等阵地,组织乡镇干部学理论、第1页共4页学政策、学法律法规、学农业知识和技能、学经济管理,切实提高了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了服务本领。三是以“双建双带”活动为突破口,引导乡镇干部主动适应新农村建设。精心组织开展了以“建协会(运输协会、马铃薯协会、劳务协会、奶牛养殖协会等)、建基地(小茴香基地、马铃薯基地、硒甜瓜基地)、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致富”为内容的“双建双带”活动,建立健全了《**县乡镇干部管理制度》和《**县科级干部绩效考核办法》,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把乡镇干部直接推向农业产业发展第一线,促使他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四是以转变工作作风为重点,引导乡镇干部深入群众。各乡镇树立民本理念,紧扣作风建设这个“重点,着力实现了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为发展设施产业,李旺、高崖、兴隆等乡镇组织村干部到永宁、陕西、山东等地观摩学习设施农业种植技术。贾塘乡积极为农民外出务工牵线搭桥,每年组织劳务输出在4000人以上。各乡镇还建立规章制度,督促干部依法按章办事。黑城镇实行干部每月公开述职制度,邀请村干部现场评议,现场公布评议结果。对全年3次评议为不合格者,扣发一个月工资,年度考核为不称职。海城、关桥、红羊等乡镇实行政务公开,把办事程序、依据、经办责任人、收费标准等项目上墙公开,切实做到阳光操作、透明办事。三、存在的问题1、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从年龄结构看,年轻干部偏少。现有乡镇干部中,30岁以下的只有124名,占15%,40岁以上干部355名,占43%。2、妇女干部比例偏低。现有乡镇干部中,女干部142人,占17%,其中女领导干部8人,占0.9%。3、文化素质偏低。近年来,乡镇干部队伍只出不进,缺乏新鲜血液输入,导致乡镇干部整体队伍文化素质偏低。现有乡镇干部中,具有本科学历的122人,占15%,高中及以下干部128人,占16%。四、意见和建议(一)畅通乡镇干部队伍入口。在空编乡镇每年拿出一定第2页共4页领导职位在全县范围内招,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推广在村优秀干部中选拔公务员,拓展公务员选拔渠道,及时为乡镇输入新鲜血液,一方面可以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乡镇干部整体队伍素质。(二)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着力提高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1、建立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