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规弟子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弟子规》简介《弟子规》释义目 录壹贰壹《弟子规》简介“ 弟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广义来讲,所有的人都可以称为弟子,人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规”:是规范、道理。_ 《弟子规》简介 _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采用《论语 . 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具体内容包含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规范。“ 规”:是规范、道理。“ 弟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广义来讲,所有的人都可以称为弟子,人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弟子规》是先贤对做人道德和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总结,是待人处事的道理、具体方法。 _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_1988 年, 75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21 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从 2000 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能。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要解决 21 世纪的人类的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是圣学的根基,是做人的根基!壹贰叁贰《弟子规》释义“ 弟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广义来讲,所有的人都可以称为弟子,人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规”:是规范、道理。_ 总 叙 _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①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讲述的七个问题: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② 圣人训:圣人,狭义讲,指儒教的创始人孔老夫子;广义讲,指所有的古德圣贤。③ 首孝悌,次谨信: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悌: tì ,友爱,指哥哥要照顾弟弟,弟弟要尊敬哥哥。④ 泛爱众,而亲仁:要有一颗慈悲的爱心,对一切人、事物都平等博爱,并亲近有仁德的人。泛:广泛。_ 第一篇 入则孝 _1.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2.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需顺承① 第一篇“入则孝”讲为人子女在家应尽的孝道。②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要马上答应。应: yìng , 回答,答应;缓:迟缓。③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