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 [整理 ] 第 1 页 共 7 页安全管理文书塔吊防碰撞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仅供参考 [整理 ] 第 2 页 共 7 页塔吊防碰撞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一、塔吊的定位及布置方案:6#楼建筑高度为 76.05 米,QTZ80B米塔吊的独立起升高度为47 米,采用附着式起升系统后附着式起升高度达110 米,可满足施工要求,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及5#、8#楼塔吊布置方案,决定采用2#方案塔吊大臂长 54 米臂长组合。5#楼安设北立面的 QTZ63轩龙塔吊,臂长 50 米,两台塔吊之间中心距为 70m,而两塔吊的前臂为54m、50m,造成两台塔吊相交54+50-70=24m,存在互相碰撞大臂、吊钩、钢丝绳危险。8#楼安设在东立面的QTZ80金魁塔吊,臂长 54 米,两台塔吊之间中心距为 46m,而两塔吊的前臂为54m、50m,造成两台塔吊相交54+50-46=48m,存在互相碰撞标准节、大臂、吊钩、钢丝绳危险。为确保各塔机运行正常, 防止碰撞发生安全事故, 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塔吊防碰撞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二、防碰撞危险源、危险时段分析及预防1. 确定重叠具体部位: 5#与 6#重叠大臂 24 米; 5#与 8#重叠大臂48 米,重叠塔身 8 米。2. 确定塔吊臂交叉重叠时的高差:5#≥6#9 米;6#≥8#2.5 米。3.5#楼由于开工较早,现已施工至11 层,塔吊在升降或日常使用的过程中,要高于 6#楼塔吊三个标准节≥9米。故不存在大臂相撞的危险,碰撞危险源时段为5#楼在吊装钢筋作业过程中,大臂旋转至6#楼塔吊回转半径之内,容易发生碰撞钢丝绳。4.8#楼工程刚开工,在基础施工阶段,在安装塔吊时,两方项目经理就塔吊安装地点达成共识,相互约定了塔吊吊装区域、回转区域及特仅供参考 [整理 ] 第 3 页 共 7 页殊情况的处理事项,并且双方使用的对讲机频率一致,只是不同波段,在发生相互需要协调时,双方司机调整波段就可进行协商解决处理。5. 重叠区域标记,司机明显可见。6.6#楼项目部设专职司机3 人,指挥人员 4 名,每班 3 人上下同时作业, 24 小时安全监护,防止碰撞。7. 配备足够数量对讲机,司机、指挥人人持机。8. 安全员每天跟踪监督管理。9. 重叠区域工作时间差制1)、一般性吊装工作,按照空车让重车,即空运转塔吊避让吊装重物塔吊。2)、先到先吊:即根据先来后到顺序施工,特殊情况如应急抢险可另外调整。3)、相互鸣笛示警防止碰撞4)、停机时定位:临时停止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