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心理防护的主要做法古往今来,战争行动和非战争军事行动都是以人为核心因素的综合实力的较量, 而心理因素则在人的因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很多国家都非常注重心理因素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响作用。信息化条件下非接触作战、 非对称作战、 非线性作战等新型作战样式的出现和高精尖武器的巨大杀伤力、 威慑力给官兵带来了更强大的心理压力,心理防护是各国军队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各国军队采取的心理防护做法也不尽相同。 研究他们的一些经验做法, 可以找出一些共性的内容, 对我军心理防护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本课题不可能对所有外军都一一进行研究, 只能选取有代表性的军事强国和与我国接壤的有较强军力的邻国军队进行研究,因此选取了美军、俄军、以色列、印度和日本五国军队为重点研究对象。1.1 外军心理防护的主要做法1.1.1 美军心理防护的主要做法1.1.1.1 注重精神教育,固牢防护根本美军认为精神因素是一线人员心理防护的关键,对精神教育日益重视。 1993 年,美陆军《作战纲要》提出,在未来空前激烈的艰苦作战中,精神因素“比战斗中的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 。美军通过精神教育向官兵灌输“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观念,要求官兵誓死“支持和保卫美国宪法,使之不受国外任何势力的破坏” 。西点军校把“责任、荣誉、国家”定为校训,要求官兵诚实、勇敢、忠诚,努力为国家服务,做一个合格的军人。每年六月的毕业典礼上,西点军校校长要把写着校训的校徽颁发给每一位毕业学员,以此来激励士气。另外,根据大多数官兵信仰宗教的实际,美军推行随军牧师制度, 设立各级随军牧师组织,加强对官兵的思想控制。 目前,美军共有随军牧师3000余人,平均每700 人配有一名牧师。任务来临时,随军牧师利用特殊身份,以“上帝”的名义对官兵进行精神号召,进一步激发军人的求战心理。牧师通过坚定官兵的信仰,破除思想障碍,给予官兵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是无穷的也是非常神圣的,这对军人心理防护起着积极的作用。1.1.1.2 加强心理训练,打牢防护基础美军非常重视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提高官兵心理防护能力。 实验也表明,相同的危险刺激重复两到三次,可以使官兵大幅度地减轻恐慌心理。事实上,美军为提高官兵对残酷军事场景的心理适应能力,把心理防护训练摆到了与战术训练几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新兵入伍之初,美军就要对他们进行长达9 个星期的“地狱”式训练。陆军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