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提高执行力作风建设调研报告与提高批地供地效率工作意见汇编提高执行力作风建设调研报告一、提高执行力,全面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围绕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提高政府执行力,力争用二到三年时间,着力解决影响政府效能的突出问题,使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干部素养明显提高,社会各界对政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执行力就是政府的生命力,没有执行力、执行力差的政府就是软弱涣散、难有作为的政府。同样,没有执行力的部门,就是软班子、散队伍、群众口碑差、干部怨气大的部门,工作就难有激情、难有创新、难出亮点,就不可能有优服务、高效能、好业绩。必须提高执行力,全面提升政府效能。政府工作千头万绪,各部门整天忙忙碌碌,但效能不高,重要原因是职能转变不到位,该管的没有管到或没有管好,不该管的管的过多过死,越位、错位、缺位并存。现在,群众对有些机关的服务不满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些部门抓工作虎头蛇尾,有目标、没结果、没责任。无规矩不成方圆。提高执行力,提升政府效能,必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务必做到“三个法律规范”。一是法律规范决策。没有好的决策,就没有高效的执行。要完善政府会议等决策制度。各部门也要修订完善相关规则制度。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凡是涉及进展规划等重大决策,必须做到没有调查讨论不决策、没有征求群众意见不决策、没有集体讨论不决策,使各项决策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群众意愿。二是法律规范阳光政务。重点推动“三公开”。公开办事流程,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岗位职责以及办事内容、程序、时限等必须公第 1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开;公开热点问题,凡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怀的事项都要公开,重点公开事权、财权、用人权等敏感问题;公开行政执法过程和决策过程,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公布公开,增加透明度。三是法律规范建章立制。制度是提高政府效能的根本,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效能建设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切实做到“四定”:定制度,对本部门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彻底梳理,行之有效的要继续坚持,不够健全的要及时修订完善,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要重点法律规范;定标准,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时限、责任、质量等标准和要求;定措施,制定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形成科学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