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模块造梦当房地产产业链形成的时候,每一个企业都应该以差异化的方式去寻找自身的竞争力 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的万科“住宅拼装”只是一个通俗说法,以满足非专业人士的认知,万科标准化也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实质就是生成模块和子模块的集成过程。万科要“像造汽车一样地造房子”!“中国人和印度人写软件有很大区别,一百个‘印度阿三’在一百个地方可以只写一个软件。而在中国,一百个人一定是写一百个软件。”在驱车赶往万科建筑中心的路上,张纪文无意间听到广播里这么说。张纪文,万科集团设计总监,万科模块化的倡导者与先行者之一,据说在他的麾下,有着万科号称 179 人的设计专家队伍。张纪文手拿烟斗,不时吸上一口,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模块化缘起“在印度,一百个人怎么能够只做一个软件呢?他们是实现的分工。在分工的过程中根据分工的需求产生相应的组织架构,这个组织架构反过来又促使分工。”张纪文紧抓住“印度阿三”的例子不放,毕竟要阐述清楚万科的模块化概念,需要一个恰当的比喻。其实我们今天并不习惯于在谈到房地产的时候将它分拆,很多地产公司也没有把行业拆开的习惯,他们觉得房地产还要拆分吗?就象餐饮店的小老板,从买菜到下厨到收帐一个人干,不是一样可以生存得很好?但是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当房地产要成为一个行业的时候 ,专业分工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否则就是今天的从拿地到报建、施工、销售、物业管理等总共要签 100 多个合同的全行业的高成本、低效率。而分工以后面临的问题是:你的客户在哪里?如何根据你的客户制定生产系统,再根据生产系统完成销售系统。万科认为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产生模块化的原因。2002 年,万科提出“模块化必须要有基础”的观点,而这个基础万科最后认定就是“标准化”。当一件事情分成若干块去做的时候,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共同遵循的技术标准。很多人曾对万科的技术标准提出过质疑,认为标准化就是复制,张纪文对各地提来的意见一一记录,并不驳斥,因为当时他自己还没有彻底想清楚。但他坚持一个原则:任何意见都可以听,标准化是一定要推行的。 万科的模块观 让万科“像造汽车一样地造房子”,是万科模块观的思维脉络。首先万科认为房地产行业是可以被拆成模块的。比如一个开发项目的一级模块可以拆成四个子模块,它包括:一、 支撑体系,如钢架结构。同时它自身又是一个可以独立自主发展的体系; 二、 维护体系,如门窗、外墙等构成的一个整体,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