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发表日期:2006 年 8 月 10 日“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和经济市场化进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芦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指导全县在今后五年紧抓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章 “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和“十一五”发展环境展望 第一节 “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化联动,五抓并举”的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各种变化和困难,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5 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30.17 亿元,年均增长 16.3%,比“十五”计划提高4.3 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 1297 美元,是历次五年计划中增幅最快的时期,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52687 万元、169002 万元、80050 万元,年均分别增长 12.3%、16.8%、18.6%。财政总收入由 2000 年的 6938 万元增长到 20028 万元,年均增长 23.6%,实现了三年翻番;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11926 万元,年均增长 18.2%,人均财政收入由 254 元增长到 714 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6 亿元,年均增长 61%,是2000 年的 10 倍。──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 2000 年的 32:48:20 调整为 2005 年的 17:56:27。工业经济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46%上升到 51.1%。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以上企业由 18 家增加到 44 家,其中年销售收入在 5000 万元以上的 7 家。芦溪工业园有入园企业 44 家,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焦化、纺织、新型建材、化工等产业的兴起,改变了“黑、白、灰、红”的传统格局。农业农村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优质品牌产品不断增多。传统服务业繁荣兴旺,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武功山旅游综合开发初见成效,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以交通、电力、水利、城建、环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