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与中考 2015.4《初高中衔接与中考》大庆铁人中学 魏宝华一、问题提出的意义当刚听到初高中衔接时,觉得这是高中老师的事。初中更多应关注小初衔接,但是细想下去,才体会到它的深远意义。随便在网上一搜,就可以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我们总说: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学生在上高中之前,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所教育的学生将来是否能非常顺利的发展,与前期的积累是密切相关的。大家可能听到过“三岁看老”“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六岁决定孩子的一生”“十四岁决定孩子的一生”。我比较倾向于 14 岁决定孩子的一生,14 岁正是初三初四左右,孩子已经受到家庭教育、早期学前教育、学校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思维、习惯、耐受力、毅力等必将深刻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很多学生到高中阶段,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由此信心和成绩出现大幅度波动。有人说:初中到高中,不是一个“坡”,而是一个“坎”。提出初高中衔接,是有现实意义的。下面我从高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入手来简要说明一下。在高中我们发现一些特别突出的问题:1、自理、自控能力差。上课玩手机、看课外书、上网吧等。缺少韧性和耐受力。初中之前的孩子,夸奖的多,挫折教育少。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一蹶不振。陪读比例增大。2、自主学习能力差。部分学生不会有效利用自习和放假时间,自习效率差,周六周日又不学习,结果成绩下滑。而成绩差了,往往只简单增加学习时间或补课,缺少反思总结。3、缺乏学习动机。对自己的学业、前途没有设计规划,胸无大志,易玩物丧志。4、父母亲友等不正确的观点对孩子消极影响。我简单列举几种:如高分低能,反对在学习上用过多的时间。高分低能的少,低分低能的遍地都是。如我过去不怎么学就能考上大学,不需要用过多时间学习。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我们应该承认:这种提法是有前瞻性的,如果我们做好了,将极大提高我们的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山东潍坊广文中学(初中)提出“学前引桥课程”,其实就是为了学习的衔接。我在当当网搜了一下,发现了很多“初高中衔接教材”,我也买了两本,但是我还是认为,这是是高中老师该做的。难么从初中教学角度就不能作为了吗?当然不是这样!当然要有所作为。但是这种作为是知识点的拓展吗?显然也不完全是。下面结合中考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思考和体会。二、中考如何出题中考出题的流程大致如下:第一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列出重要的知识点;第二步:优先选取与高中知识有关联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