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一、 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努力开展“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的建设活动。切实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条件,力保整个项目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的结构、人员、机具安全,特编制《人工挖孔桩安全施工专项方案》。依据国家、地方、项目公司的规范、规程、制度与办法,主要有:1、编制依据(1)《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工伤保险条例》(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7)《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8)《道安高速公路 TJ14 标施工设计图纸》(9)《道安高速公路 TJ14 标施工组织设计》(10)《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11)《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12)《道安高速项目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细则》(13) 国家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14) 道安安字第 57 号《道安高速公路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管理规定(试行)》。2、编制目的:为了规范本标段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条件,确实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的落实,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3、适用范围:本专项方案适应与道安高速 TJ14 标桥梁人工挖孔桩施工二、工程概况:2.1 自然条件2.1.1 地理道安高速公路 TJ14 合同段位于湄潭县境内。起点桩号 K121+230,与TJ13 合同段终点顺接;终点桩号 K134+370,路线全长 13.202km。2.1.2 地形、地貌项目区域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向西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是大娄山脉的东南段,海拔高程大致为 550~1200 米,相对高差 100~200 米,地形高低差异明显。地势起点在 700 米左右,而后海拔逐步降低至本段最低点,也即芙蓉江沟底约 550 米左右,而后逐步抬升直到全线最高点羊胆山隧道,海拔约 1200 米。而后逐步下降,在隧道段略有抬升,直到路线终点,降至 800 米左右。主要的山峰、河流受构造控制明显,走向往往与构造方向一致,测区以溶蚀地貌及侵蚀构造地貌为主。沿线地貌基本特征为:溶蚀地貌发育于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区,主要受岩性及地质构造影响,表现为峰丛洼地、峰林谷地、缓丘沟地、漏斗、落水洞、竖井等;侵蚀构造地貌发育于碎屑岩分布区,与构造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