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是一项双向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一系列智力活动后,才能把所学的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成为自己的东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摄取知识,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数学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线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此,上课前我总是首先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情况和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会出现怎样的认知特点,然后才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上为了调节学生的思维活动,我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而我是他们的引路人。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人精神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条件,是构成小学生学习动机最为活泼、最现实的成份。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才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除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教育外,我始终注意摸索和探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根据教材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比较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去学习。例如:我教学“小数除法”时,首先出了这样一组题:600÷300,60÷30,6÷3,学生们很快说了答案;但当我出示 0.6÷0.3,0.06÷0.03,0.006÷0.003时,学生们却不敢说出答案了,而我很快说出了这几道题的答案。这时学生们都惊奇了,一种急于探求奥妙的心理促使他们的注意力十分集中,此时正是教学的最佳时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兴奋愉快的智力情绪,能充分调动人体内部的各种心理因素,促进大脑机能的积极活动,从而使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增大而且稳定,易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小学生要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这样需要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有了亲身的经历,学生就可以从中体会含义、发现规律、悟出道理,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了。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我启发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探讨研究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