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编制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如下:()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本工程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合同范围、工作内容和工程量、工期要求、施工条件、技术条款及招标图纸;()现场踏勘及标前所掌握的情况;()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执行的施工技术规程、规范及技术要求;()根据我公司施工队伍现有技术水平、机械设备情况及我公司近年来施工过水电站项目积累的施工经验等。 编制原则()、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施工中重视环境保护,施工作业各项措施满足国家、地方所制订的法律、法规和招标人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条例,同时满足我公司制定的现场管理规定、文明施工细则等企业文件,以此为依据编制相应的保证措施。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河源市风光(横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源~惠州河段,枢纽工程位于新丰江与东江交汇处下游的河源高新技术开发区坑渡口处,上距河源市区约 11.3km,下距紫金县古竹镇约 18.6km,坝址控制集水面积16304km。本工程的任务是以发电和承担新丰江水库反调节为主,兼顾航运和改善水环境。水库正常蓄水位为 34.2km,相应水库库容为万,电站最大水头 5.82m,最小水头 2.00m,平均水头 4.52m,电站装机容量为。年发电量为万。本工程为等大()型工程,其主要建筑物为级,次要建筑物为级。枢纽建筑物主要由连接土坝、河床式发电厂房、船闸及泄洪闸坝段组成。地形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2.2.1 工程地质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冲积粉质粘土层( 4a)冲积中粗砂层(4a)、冲积砂砾石层(4a)、残积粉质粘土层()、白垩系上统砾石层2a。人工填土层()分布于右岸个别部位,由附近山坡以搬运填筑而成,褐红色,含有少量未完全风化的砾石,多为含砂粉质粘土,呈稍密状态。冲积粉粘土层(4a)两岸均有分布,含少量砾石,局部砂性重,土质均一,量可塑性状态,层厚~.5m;冲积中粗砂层(4a)主要分布在河床部位,呈浅黄色,含少量砾石,分选性差,岩性以石英和砂岩为主,局部夹有粘性透镜体,层厚 1.80m~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