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说说我们班》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说说我们班》。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在这个班集体中生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日子里,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他们对班级有了初步的了解,从心里也爱上了这个集体。面对这个话题,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比较难集中,对事物的认识还难以全面;他们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愿意为班级多做事。 因此,本课针对学生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形成班级和集体意识,热爱班集体。教学难点是:产生小主人翁意识,领悟集体荣誉感。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有意义的班级活动,自己在班级生活中的收获等,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另外,一年级的孩子渴望肯定与赞赏,在活动过程中要多表扬学生。设计思路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学过的儿歌、参加过的班级活动、在班级中所接受的帮助等来开展活动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他们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言,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本课精心设计的四个活动:“家之曲”、“闯关台”、“故事吧”、“添彩屋”都极具趣味性,又是学生熟知的活动,避免了抽象的说教,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总结,收获知识,达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的目的。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明白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喜爱自己的班级,产生小主人翁意识,有集体荣誉感。 行为与习惯:乐意为班级做好事,关心和维护班级荣誉。 知识与技能:初步知道集体的含义,认识自己的班级,了解与班级有关的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活动,形成班级观念,领悟集体荣誉感。教学重点 形成班级和集体意识,对班级产生爱的感情。教学难点 产生小主人翁意识,领悟集体荣誉感。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或班级活动照片、小黑板写好拍手歌。 学生准备:自己参加班级活动的照片、细长形的彩纸。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 家之曲 1.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