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德国和日本投降 课堂小结第三学习主题 第 3 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导入 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苏联红军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决战”的狂吠,苏军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面反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苏军攻克柏林 1943 年 2 月 2 日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苏军转入反攻) 1943 年 5 月 北非德意军向英美盟军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1943 年 9 月 3 日 意大利无条件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1943 年春 太平洋战场美军转入全面进攻(日军节节败退) 1943 年 中国解放区度过严重困难时期(大部分解放区恢复)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与宋美龄在埃及开罗会议期间合影开罗会议 在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变的形势下,为加速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商讨战后合作事宜。 1943年 11 月 22 日至 26 日,美、中、英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 Cairo )进行二战期间的首次会晤。会上签署《开罗宣言》,两天后带到德黑兰征求来参加德黑兰会议的斯大林的意见后于 12 月 1 日公开发表。蒋介石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宋美龄 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1895 年 4 月 17日中日《马关条约》中心议题商讨对日作战问题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德黑兰会议期间合影德黑兰会议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1943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 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伊朗德黑兰( Tehran )举行战时首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并决定美、英于 1944 年 5 月 1 日前在欧洲(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 12 月 6 日发表《德黑兰宣言》。 苏、美、英三国已经议定关于消灭德军的计划,并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商得完全一致的协议;号召所有国家积极参加对德作战,并欢迎它们参加战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