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能力目标 通过对“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的思考和探究,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1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自学提纲。 2 、组内交流,解决疑问。 3 、各组间解决疑问。 4 、各组提出疑问。 阅读材料: 〔贞观十八年( 644 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请回答: ( 1 )材料中,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分别比做什么?他们是怎样的关系? ( 2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比作舟和水。他们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吸取隋亡的教训。 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 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合作探究 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黄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军事 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思想 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 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武则天 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统治时期,继承了唐太宗的政治制度。她重视人才,破格任用狄仁杰、姚崇等贤臣为相。他打击旧贵族的势力,使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史称其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