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 基础过关 瞄准考点第一部分 声 光 热 第 1 讲 声现象必备知识B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探究课题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实验示意图过程及现象把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必备知识B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探究课题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实验示意图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1) 声音的传播需要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但声音 在真空中传播。(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 15 ℃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探究方法转换法推理法振动介质不能3400探究课题音调响度音色实验示意图过程及现象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时轻时重地敲击鼓面,听到的声音大小不同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必备知识B2. 乐音的特性 探究课题音调响度音色实验示意图结论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 来决定,还与离发声体 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 . 以及发声方式决定。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 必备知识B2. 乐音的特性 频率振幅远近 材料、结构必备知识B3 .人的听觉范围 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Hz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都听不见,但有些动物能听见。4 .声的利用及噪声的防治 (1) 声音可以传递 与 。 (2) 超声波主要应用: B 超检查、超声波清洗、声呐等;次声波主要产生于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 (3) 噪声防治途径主要有 ( 消声 ) 、 ( 吸声和隔声 ) 及 。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们理想环境是白天不高于 55 dB 。20 ~ 20 000能量信息声源处控制传播途中阻断人耳处减弱分贝 (dB)1 . (2017 年第 1 题 ) 如图 1-1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的听觉频率范 围是 85 ~ 1 100 HzB .狗的听觉频率范 围是 15 ~ 50 000 HzC .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 .大象能听到超声波B考情分析 · 中考链接K2 . (2018 年第 3 题 ) 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 响度B .演奏时,用力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