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北民歌的特点及艺术价值作者:戢紫月来源:《北方音乐》2020 年第 21 期【摘要】陕北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文通过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来介绍陕北传统民歌和新民歌的演唱风格及艺术价值并对其展开研究,从而引出对陕北民歌当前的继承与发展的概述。【关键词】陕北民歌;特点;演唱;艺术价值【中图分类号】I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1-0022-03【本文著录格式】戢紫月•浅谈陕北民歌的特点及艺术价值 J].北方音乐,2020,11(21):22-24.引言陕北民歌历史文化悠久,艺术风格独特,民族性色彩浓郁,在一代又一代歌手的演唱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演唱技巧,如行腔运气、咬字吐音,独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发音技巧、润腔技巧等。每一位演唱歌手对每一首陕北民歌都有不一样的演唱方式和艺术处理。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的瑰宝,也是了解陕北历史和风土人情的重要依据,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一、陕北民歌艺术背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也是汉民族的代表音乐陕北民歌,秦汉时期有最早的记载,但是兴盛是在 20 世纪,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陕北民歌是在地处黄河流域的陕北地区形成的,它的产生与当地的文化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与其他地区、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情况一样,受地域、人文环境的影响。在其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与积淀后,在 2008 年被选入了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创作与改变,形成了当前的艺术成果。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近些年来,人们对于学习陕北民歌的热情逐年下降,即便是在当地,也很难做到和以前一样人人会哼唱,这种古老而优美的艺术形式在年轻一代的心中逐步失去影响力。因此,本文通过几部陕民歌的作品演唱艺术来发现陕北民歌的美感,挖掘它的艺术价值,唤起对陕北民歌的喜爱。二、传统陕北民歌的演唱艺术一)《走西口》《走西口》这首歌曲是陕北民歌中的小调,最初是由二人台的形式演唱,于 20 世纪 80 年代改编后,成为当前的艺术形式。走西口,不仅仅是一个歌曲的名字,更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举措,这种带有浓郁时代色彩的陕北民歌,在演唱中要注意歌词当中方言的表述,表达歌词的66谱例切一到十斗*2316S|t1G5663|2-J2-揺动融酵呦柳悄.CCCS2521165十35 月儿离那■厲 L意韵美,也包含地方方言的语音美,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民俗本色。二人台《走西口》演唱时就采用纯正地道方言,而且在咬字、发音上也都按照当地的语言风格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