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创新理念高点站位全面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市政协常委、白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忠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本人就搞好城市规划建设汇报一下想法和建议。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城市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一个区域进步、文明、发达的重要标志。城市要发展,规划须先行。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导向和龙头,其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到规划科学合理,建设协调有序,管理严格高效,城市才能健康发展。近年来,白城市通过科学有效的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更加优化,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发展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目前,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3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6万人,绿化覆盖率31.46%、绿地率27.26%,人均住宅面积26.3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6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9.03平方米。通过棚户区改造、各项综合服务设施兴建等惠民工程建设,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但是,由于受经济基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城市规模还不够大,开敞空间还不足,市区缺少标志性建筑及精品工程,少有高品质的居住小区,居民住房舒适度还不够高,规划视野还不够开阔,规划编制体系、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应该立足现实,谋划长远,全方位抓紧抓实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实现市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构建宜居、宜业的魅力白城”这一愿景目标。一、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高规划工作的执行力(一)完善规划编制体系,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城市规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所以要在充分考虑城市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站在更长远、更宏观的高度谋划城市未来发展,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科学编制规划,包括概念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等。同时,要根据规划制定相应配套技术规定,明确各区域开发强度、绿地率、建筑退让距离等要求,强化对城市空间环境、城市景观等方面的指引力度,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规划体系。这样,对于城市开发建设和城市发展,无论是宏观指导,还是具体操作实施,都能提供科学的技术和法律依据。(二)健全规划评审机制,推进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必须在规划实施前做好严密的论证,所以要建立由规划、建筑、园林、交通、水利等方面专业组成的专家库,形成专家咨询、评审制度,就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等问题提供论证意见;成立规划建筑方案评审组,对规划方案及建筑外立面等进行评析、审议,为组织决策者提供专业建议;要广泛借助外脑,积极引进资深权威的规划设计力量,参与我市城市规划编制,把规划做精、做细、做优,使城市规划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操作性。(三)严格规划实施管理,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城市规划的制定要体现科学性,城市规划的实施要体现权威性,所以建设项目要依据已批准的规划进行审批,防止建设牵着规划走,随意插建、盲目开发的现象发生。要以容积率、绿地率等强制性内容为重点,强化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验核三个环节,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对未批先建、少批多建和随意改变建筑性质等行为重点查处,努力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扩大城市规模,统筹推进城镇化进程(一)开发新区,完善旧区。新区开发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统筹推进城镇化战略布局的迫切需要。因此,在中心城市扩张时,应该以“组团”式发展模式,拉开城市骨架,构建新老城区双组团错位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用新的建城理念,加快城镇化步伐。新区围绕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发展行政政务、商业商务、会议会展、文化教育、旅游居住等。规划控制区内除建设用地外,保留原有的湿地、林地、农田等绿色生态本底,以生态廊道相间隔,保护生态系统,围绕环城河打造水系景观,构建开敞、疏朗的空间格局,形成宜业、宜商、宜居、城园交融的现代田园生态城市;旧区则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为主,构筑节点、打造亮点,如改造市民广场,新建阳光休闲广场,规划实施几块城市公共绿地,通过海明路步行街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