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6——1 认识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 、综合考虑农业区位因素 2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发展优势的农业。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 一、地理条件1 、范围: 黑龙江省2 、地位: 林业生产基地商品粮基地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吉林畜牧生产基地渤 海日本海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16——2⑴ 气候条件 ①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② 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 ③ 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3 、地理条件分析 读图思考?11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影响?① 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② 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③ 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④ 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等22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其它事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16——3( 2 )地形、土壤条件高原、平原、山地等地形,利于农业进行多种经营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工业基础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3 )社会、经济条件3 、地理条件分析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 1/3 。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 31% 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东北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蓄牧业生产基地和木材生产基地。东北地广人稀,农业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16——4 活动 ? 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一两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1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邻近港澳台地区,著名侨乡,劳动力丰富,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政策扶持。2 、新疆南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