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及图像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时内容没有具体的、固定的教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精挑细选相关的教学内容,体现重点与热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在生活、生产中较为普遍。结合生活现象,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与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体现学以致用,加深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化学平衡图像有助于对原理理解的,也是对原理深化的延伸。分析化学平衡图像主要是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及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规律进行,属于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重要的考点。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推导,与及实验验证,对理论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能解析一些生活、生产与原理有关的现象。同时,学生具备分析一些简单图像的能力。通过训练,熟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条件影响速率规律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复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条件影响速率规律。2. 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析生活现象与生产应用。3. 分析化学平衡图像。过程与方法1. 通过运用原理或规律解释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归纳方法与规律,培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原理与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联系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理论化学的兴趣,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2. 通过方法的归纳,帮助学生建立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分析1、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2、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与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从讨论生活、生产中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实例引入,思考常见的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等问题;化学平衡图像是难点,通过训练,小结图像分析的一般方法。教学策略问题讨论——实例演练——方法小结教学过程教师学生设计意图【引入】科学史话。了解勒夏特烈的发明发现,引入勒夏特烈原理。【情境 1】 为什么生活中饮用的碳酸型饮料打开瓶盖倒入玻璃杯时会泛起大量泡沫【情境 2】工业合成氨 N2+3H2 2NH3 △H<0根据反应特点,运用勒夏特烈原理,提出适宜的条件提高氨气产率。【思考】实 际 生 产 中 采 取 的 条 件 是 铁 作 催 化剂 , 500℃ 的 高 温 ; 压 强 为20MPa~50Mpa。这与勒夏特烈原理相矛盾吗?【演练】在溶液中,反应 A+2B C 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相同。反应物 A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1)与①比较,②和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