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一、1、本文选自,赵普,字,(朝代)政治家、相传有的说法。2、《宋史》为体史,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二、解释加点字: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3、晚年手不释卷4、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5、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6、既薨,家人发箧视之、、、7、则《论语》二十篇也8、普性深沉有岸谷、9、虽多忌克、10、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11、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12、尝奏荐某人为某官、、13、普又以其人奏14、碎裂案牍掷地、15、普颜色不变16、跪而拾之以归、17、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18、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三、翻译句子1、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2、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3、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4、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5、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6、太祖乃悟,卒用其人7、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四、内容理解1、本文写赵普两件事、,表现了一个中心。2、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的方法。写赵普专心致志地读书,描写了“”的细节,一个“”字,表明闭门谢客,暂停一切社交活动,排除一切干扰,可见决心之大,写太袓之怒,描写了“”的细节,“”已足以表明怒的程度了,再加一个“”字,就不难想像太祖怒不可遏的样子了。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的细节。一个“”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然而,赵普岂止“拾之”而已,他居然日后“,”.“”这一细节生动感人,那被太祖撕碎的奏牍,要将它恢复原样,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耐心啊!3、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有哪些细节描写?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补充:(一)一词多义1、之:读之竟日家人发箧视之跪而拾之以归2、其:未有其比普又以其人奏3、以:跪而拾之以归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4、为:及为相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二)古今异义:1、处决如流2、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3、尝奏荐某人为某官4、普明日复奏其人5、普颜色不变(三)特殊句式:1、则《论语》二十篇也2、太祖常劝以读书3、尝奏荐某人为某官赵普一、1、本文选自《宋史·赵普传》,赵普,字则平,北宋(朝代)政治家、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2、《宋史》为纪传体断代史,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二、解释加点字: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少:年轻习:熟悉寡:少学术:学问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及:等到为:作任以:拿3、晚年手不释卷释:放,放下4、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私:自己的第:府第,大的住宅阖:关闭户:门,单扇门启:打开竟日:整天5、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及:等到临政:处理政务处决:处理决断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6、既薨,家人发箧视之既:已经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发:打开箧:书箱7、则《论语》二十篇也则:原来是8、普性深沉有岸谷深沉:沉着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9、虽多忌克虽:虽然忌克:对人忌妒刻薄10、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而:但是以:把为:作为11、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者:……的人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12、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尝:曾经奏荐:上奏推荐为:作,任13、普又以其人奏以:把14、碎裂奏牍掷地碎裂:把……撕碎奏牍:臣子向皇帝奏事的文书,这里是指赵普“荐某人为某官”的奏章。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后来称公文叫文牍。15、普颜色不变颜色:脸色16、跪而拾之以归而:修饰关系以:然后17、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补缀:修补,联结复:又初:当初18、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乃:才卒:终于三、翻译句子1、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等到作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读书。8、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他晚年时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3、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到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4、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性情沉着而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多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