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那么怎样鉴赏景物描写呢?首先,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景物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理解景物中蕴含着相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再次,理解景物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具体来说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景物描写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例如《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作者活画出一幅萧条荒寂的故乡冬景图,也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这是闰土生活的典型环境。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例如《孤独之旅》中写道:“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这里的景物描写就渲染了暴风雨来临前令人压抑的气氛,烘托了杜小康内心的孤独苦闷之情。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有时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例如《孤独之旅》中对暴风雨的描写“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既渲染了气氛,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杜小康的成长以及变得坚强埋下了伏笔。四、突出主题。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揭示主旨,这一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结尾。例如《故乡》的结尾,作者再次描写了海边的景色:“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是“我”对故乡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表现出“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决心。五、渲染气氛,为抒情作铺垫。《天净沙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景物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为下文抒发作者凄凉哀婉的“断肠”之情做了有力的铺垫。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描写景物往往是为了抒发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