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VIP免费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1/9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2/9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3/9
1/9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题(课程代码 262338)一、单选题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c)。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 D.考见得失2.最早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d)A.陆机 B.刘勰 C.钟嵘 D.曹丕3、"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b)关于辞赋的观点。A、司马迁 B、扬雄 C、班固 D、刘安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b)。A. 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B. 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C. 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D. 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C)。A.司马迁的《报任安书》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C.王充的《论衡•超奇》D.《毛诗大序》6、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b)A.曹丕 B.陆机 C.刘勰 D.钟嵘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b)。A.《文心雕龙•体性》B.《典论・论文》C.《诗品序》D.《文赋》8、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是(b)。A.庄子 B.钟嵘 C.孟子 D.刘勰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b)A.陈子昂 B.殷璠 C.刘禹锡 D.司空图10、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写作的方法分别是(b)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2/911、李渔涉及戏曲、建筑、园林、饮食等方面的著作是(d)。A.《十二楼》B.《风筝误》C.《比目鱼》D.《闲情偶记》12、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以及他的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a)。A.读者之意 B.作品之意 C.作者之意 D.古人之意13、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A.《论语》“诗可以兴”“可以怨”观点的影响 B.《庄子》思想较深的影响C.《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14、“《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据教材注释是出自(c)。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B.《毛诗大序》C.刘安《离骚传》D.司马迁《报任安书》15《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判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b)。A.“怨而怒”B.“主文而谲谏”C.“劝百而讽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