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人吃财政饭到底有多少人吃财政饭——读凤凰周刊《中国财政到底养了多少人?》一文有感去年“两会”时,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锡荣在大会上发出强烈呼吁:“中国的公务员已超1000万,老百姓再勤劳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官!……”瞬间,刘锡荣成为媒体新闻人物。并倍受网民热捧。然而认真看了《刘锡荣:“千万公务员”数据来自赵启正》一文后,我发现了一个巨大漏洞:赵启正他们统计国家公务员时,竟把数百万战斗在各级党委、纪委、宣传部、统战部、党校、共青团等重要革命工作岗位上的同志们漏掉了。这无疑是一个性质很严重的疏忽:领导公务员的同志们不算公务员,谁算公务员?考虑至此,便撰写了一篇题为《关于“中国1000万公务员”的求证》文章,对“1000万公务员”的说法予以质疑。文章刊在博客上后,不但引来网民热评,几天内还连续接到国内外十多个新闻媒体记者的电话采访。很有些虚荣的咱,便为自己的伟大发现洋洋自得起来……然而昨天看了凤凰周刊一篇题为《中国财政到底养了多少人?》的文章之后,却不禁目瞪口呆……想起去年洋洋自得的样子,脸色更瞬间赤橙黄绿青蓝紫……且看一面一段话:“财政部在2012年出版的最新的《2009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中披露的数据显示,到2009年年底,全国不包括中央的地方财政供养人口为5392.6万人。这些都是有公务员编制或者事业单位编制的体制内人员。除此之外,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准财政供养人员,包括现有60余万个村委会以及8万余个居委会——两者总人数约为275万人。加上这部分准财政供养人口,到2009年年底,中国财政实际供养人数超过5700万人……到2012年,中国财政供养人口已超过6000万!”再看——“中国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逐步上升的,1980年占5.43%,1985年占6.51%,1990年占9.83%,1996年高达13.11%。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1995年的行政管理费用比1978年的行政管理支出增长了19倍。25年来,老百姓供养一名科长的费用,大约以每年20.9%的复合比例增长。”看了上述消息,怎不目瞪口呆呢——6000万吃皇粮的,一个准大国的人口了!看了上述消息,脸色怎不瞬间“赤橙黄绿青蓝紫呢”?——之前,咱一度以为吃皇粮的队伍绝不会超过3000万!看了上述消息,便又想起前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总理的上书》中的一句话:“负担如泰山,干部如蝗虫!”还想起前总理朱镕基的一句感叹:“如此臃肿的机构和数量庞大的行政人员,把国家的钱都吃光了!”提起朱镕基,更勾起一宗心事:十四年前,这位万众欢呼的“铁面宰相”即位不久,便挥拳立誓要来个“两手抓,两手硬”:第一手硬:“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第二手硬:国务院先行开刀,举国上下来个大规模的“精兵简政”……听了朱总理的话,尤其是看了朱总理挥拳立誓照片,草民李悔之与很多中国百姓一样,眼里含啜激动泪花,嘴里喃喃自语:看来,这回中央要动真格的了。屁民们真的要过上“天天都是好日子”的幸福生活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咱发现自己的热泪白流了: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贪官同志们就是不惧“棺材”——越是反贪,贪官队伍越是庞大,贪官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以至微博上的网民口味越来越重,曝光几十万、几百万贪腐案的帖子,连轻轻按动鼠标点击转发的兴趣都消失了。而“精兵简政”呢?越是“精简”,吃皇粮的队伍越来越像蝗虫一般;越是“精简”,“维稳办”、“精神文明办”、“城管”一类的从词典上查找不到的单位便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越是“精简”,阳光的行政开支和灰色的“三公”消费越是大鹏展翅直冲云霄九重天……如此怪象,害得咱四处查找最新版的《成语词典》和《新华词典》——莫非为了特色事业之需要,上面下了红头文件,将“精兵简政”改作“增兵繁政”?或将“增”同志与“简”同志相互调换工作岗位了?然而,《中国财政到底养了多少人?》一文让人最犯傻的,还是下面这段话:“中国财政供养规模的问题不仅仅是存量巨大,其加速增长的趋势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地方。从1998年到2009年,中国财政供养规模从3843万人飙升到5393万人,11年间增加了1550万人,年均增加141万人。期间,2007年是一个拐点,当年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