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整数相乘说课稿莱阳市吕格庄中心小学吕艳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分数与整数相乘》。一说课标<<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从实际入手,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比较、培养学生的类推、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义。让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二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部分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把计算学习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2)注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2.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的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可能已经会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但是,这节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余。因为很多学生可能凭借经验只知道怎么算,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尤其是对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为什么直接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而分母不变,学生不一定明确。因此,这节课不能仅仅满足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算。3.教学目标定位基于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了解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学会正确的计算。(2)通过观察比较等体验性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教学重难点确立教学重点: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索、发现能先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相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而且能减少计算的错误。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现状,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进而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由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模式,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交流,实现学习者自觉、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通过1创设情境,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整个学习活动。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说教学过程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唤醒认知首先出示如:4/9+4/9+4/9=2/7+2/7+2/7+2/7=让学生先计算,然后思考: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还可以用怎样的形式表示?【设计说明: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加法的计算等。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可能对于上述知识点有些遗忘。通过复习热身,试想唤醒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加法计算的认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后面的例题教学作好相应的准备。】(二)情境设疑,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学校要举行“国庆”庆祝活动,要求大家做绸花布置环境。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图,标注出长是“1米”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这个已知条件吗?(学生涂色)追问:你是怎么涂色的?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先猜一猜是几分之几米,再提问: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做3朵花的米数吗?你是怎样涂色的?屏幕上再显示:3/10米就是3个1/10米,3朵花就是3个3/10米。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估计学生可能会列出加法算式,也可能列出乘法算式。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注意用加法列式的同学,交流时,指名其先说,并计算出得数。而后再请用乘法算式列式的同学回答。首先追问学生怎么想到用乘法计算?让学生明确相同的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通过这第一次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