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朝鲜族中学校----李星旭电子备课与网络资源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备课电子化,充分利用网络资,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无缝结合,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突破口。国际互联网资源极其丰富,它是古今中外全人类智慧的巨大汇集,是一个全人类可以共享的宝贵资源。那么我们应如何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为生物学教学服务,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尝试。 一、网络资源教学化 1、制作教学课件。 这里的单向性的教学课件是指主要为教师在课堂上为辅助教学而使用,而学生不能有在课件中进行信息反馈的课件。交互性的网络课件固然好,因为它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设计的,教师在课件中提供了有关的网站和网页,学生在课堂上可自由选取浏览。但这种课件只适合在网络教室中进行,每个学生操作一台计算机,在短期内,由于经济、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此类课件在课堂中应用未能实现。而教室内安装一台供教师使用的电脑,用电视或大屏幕显示教学内容较为常见。因此,单向性的教学课件还将较多被使用。这个也是我们学校在积极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 2、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现今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是: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学习的第一步是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需要研究的问题哪里来呢?文献资料从哪里来呢?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哪里来呢?它可以来自书本、CD 光盘、图书馆等,但网上资料极其丰富。国内的科普网站,如科普之窗、中国科普、北京科普、生命科学、环境保护、海洋科学、地球科学、中国科普城等几十网站,还可利用搜狐、网易、新浪、中文雅虎、百度等网站的搜索引擎打进关键字进行搜索。可见,网上资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网络不仅可提供知识资源,还可提供研究合作和管理的工具——网络平台,它有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途径的特点。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上主要有三种类型: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相结合、小组合作研究,其中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相结合、小组合作研究的组织形式都需要共享资源,思想观念也需要交流,而网络是最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从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或其它途径)收集有关的资料,并通过加工、整理、思考、内化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运用获取的知识,通过探索和实践过程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