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的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同学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二、说学情: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根据上述内容分析,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制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分数,能用分数表示一份或几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是我的知识目标。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本节课的能力目标。3、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是本节课的情感目标。目标虽然制定好了,要想真正实现可谓难关重重,这个难关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教学难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概念的形成。初步认识分数线、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难关就在前面,怎么克服呢?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 PPT 课件。2、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若干张。当然只在教具上做准备是不够的,在教法和学法上同样要下功夫。五、教法学法: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将通过“创、导、动、悟”,让学生学习知识,探索学习数学的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探索、应用”。积极实施了教学结构改革中所倡导的让学生会学、乐学、善学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和谐统一的为本节课的教学服务呢?在课堂结构上我设计了 5 个步骤的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他们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接下来我具体谈一谈这 5 个步骤的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分数的意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出示一幅给明明和红红分食物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已知问题用手指来表示数并适时引出“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