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流图DFD 逻辑模型的工具——只反映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情况的图称为数据流图,它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之一。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 DFD)是便于用户理解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表示。它能精确地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贮等,而摆脱了其物理内容。数据流图是系统逻辑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分析阶段必须进行全面准确的收集、整理、分析收集的数据及其流程。 一、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工作量很大, 故要求系统研制人员应具备经营管理的素质,耐心细致地深入实际,配合业务人员收集与系统有关的一切数据。 1.数据收集的渠道 现行的组织机构;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现行的决策方式;各种报表、报告、图示。 2.数据的来源 (1)组织的正式报告(对于手工系统而言):各种卡片、报表;会议决议。 (2)现行系统的说明性文件(对于已局部计算机化了的系统而言):各种流程图;计算机文件(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组织结构。 (3)组织外的数据来源:上级下达的各种文件和各项任务指标;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其它单位的有关信息。 3.收集数据的方法 (1)查阅档案:到各个科室按收集数据的类型,查阅档案材料。有时候没有现成的档案,系统分析员就要帮助这些部门建立档案材料。如一个企业的各种报表应该汇编成册,每张报表编上号,注明用途、填报单位、报送单位、月用量、年用量等。如果企业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只好自己动手去收集这些报表,编成册,统一标号,调查各种使用情况,作为技术档案资料保存起来,以备日后查阅。 (2)面谈调查: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自上而下地进行访问。调查有关系统总貌、系统目标、环境约束、近年内信息的需求情况,以及他们对现有信息系统的看法(包括有哪些信息是多余的,有哪些或哪方面的信息是急需补充和加强的等等)。 (3)发调查表:对于要作普遍调查的问题,可以发调查表进行调查。 (4)测定:有些数据,如业务的吞吐量、各项工作的时间和费用要实测一段时间。 (5)采样:对于大规模的统计,因不可能收集到数据的全部,可以采用抽样的办法解决。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两种,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按一定的规则来抽取样本。样本的大小应根据抽样理论和实际要求来确定。 (6)实际动手:深入实际,亲自动手参加信息的处理工作,这样能加深体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4.数据调查内容 输入信息:输入信息名称;使用目的;搜集方式;发生周期;信息量;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