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单链表操作验证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数据结构中带头结点单链表的定义和逻辑图表示方法。 2.掌握单链表中结点结构的C++描述。 3.熟练掌握单链表的插入、删除和查询算法的设计与C++实现。 4.熟练掌握简单的演示菜单与人机交互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编制一个演示单链表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的程序。 三、实验步骤 1.需求分析 本演示程序用VC++编写,完成单链表的生成,任意位置的插入、删除,以及确定某一元素在单链表中的位置。 ① 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插入元素时需要输入插入的位置和元素的值;删除元素时输入删除元素的位置;查找操作时需要输入元素的值。在所有输入中,元素的值都是整数。 ② 输出的形式:在所有三种操作中都显示操作是否正确以及操作后单链表的内容。其中删除操作后显示删除的元素的值,查找操作后显示要查找元素的位置。 ③ 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完成单链表的生成(通过插入操作)、插入、删除、查找操作。 ④ 测试数据: A. 建立操作中依次输入1,2,3,4,5,生成一个单链表 B.插入操作中依次输入6,插入单链表 C.查找操作中依次输入2,返回这,1个元素在单链表中的位 D. 删除操作中依次输入1,删除位于 1的元素 2.概要设计 1)基本操作: struct stu *creat() 操作结果:构造一单链表 Struct stu *ins(struct stu *head) 初始条件:单链表已存在 操作结果:插入元素 Struct stu *del(struct stu *head) 初始条件:单链表已存在 操作结果:删除元素 Void find(struct stu *head) 初始条件:单链表L已存在 操作结果:查找元素 Void output(struct stu *head) 初始条件:单链表L已存在 操作结果:输出元素 Void main() 主函数 2)本程序包含6个函数: ① 主函数main() ②显示单链表内容函数 output() ③建立元素函数 creat() ④插入元素函数ins() ⑤删除元素函数del() ⑥查找元素函数find() 主函数控制五个函数: 3.详细设计 实现概要设计中定义的所有的数据类型,对每个操作给出伪码算法。对主程序和其他模块也都需要写出伪码算法。 1) 结点类型和指针类型 struct stu { int num; char name[20] float Chinese,maths,English; struct stu *next; }; 2) 单链表的基本操作 Void output(struct stu *head) ou tpu t creat ins del find main (伪码算法) Struct stu *creat() (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