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 课时: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基 础 知 识 一、了解基本概念 1、海拔(绝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又称为绝对高度)如左下图中:甲的海拔为500 米,乙的海拔为1000 米 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左下图中:乙地与甲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000—500=500 米 3、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经测量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的绘法如右上图所示。用等高线绘制的地形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4、等高距:任意相连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如左上图中的等高距为100 米 5、示坡线 又叫降坡线,在没有标出海拔高度的等高线图上,一般在图上标有一条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下坡方向的短线,其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这条指示坡向的短线叫做示坡线。如右上图分别表示山地和盆地地形的示坡线。 2 6 、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7 、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通过地形剖面图,可直观地看到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二、认识:陆地 5 种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从总图判断) 1 、平原 海拔一般在 2 0 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平坦宽阔。 2 、丘陵 海拔一般在 5 0 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小。 3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 5 0 0 米以上),坡度陡峻,等高线稠密。 4 、高原 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地面起伏不大),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边缘陡峻), 而等高线的顶部明显稀疏。 5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四周等高线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数值小(面积小的叫洼地)。 三、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主要地形部位名称及特征(附下两页) 3 4 5 主要地形部位名称: 1 、山顶(山峰):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则山地地形的海拔最高处 2、盆地(洼地):闭合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 面积小的叫洼地 3 、陡崖:多条等高线的汇合处。 4 、峡谷:两组正相对山脊等高线的中间部分 5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马鞍形部位 6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地形部位。 7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地形部位。 重点突破:巧判山脊与山谷;(结合下列简图讲解分析) 1 、 凸向法(概念法):凸高为低——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