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李可老心得 广东省中医院 雒晓东 体会 1:六经赅万病之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 《金匮》则以疾病的特殊性即该病的个性特点来研究辨治疾病。 二者虽均属辨证论治范畴,或均以辨证论治精神来论治疾病,但明伤寒六经之理,可达万病皆通之境界,可以内通于六经(脏腑经络气化),外应于六气,万病皆在掌握之中,而可以一禺三反之。而金匮则重在一病一理,明于此而难例于彼,停留在经验之水平。 故愿大家以伤寒六经为经(核心),以杂病论治为纬,融会贯通,成一家之体。 体会 2:论辨阴阳之纲领 一、辨五脏之阳亏阳衰要点 肾 ―――畏寒肢冷 脾 ―――食少便溏 肝 ―――疲乏倦怠 肺 ―――气短声低 心 ―――心慌面白 二、辨阴阳之总体要点(舌脉神气声色便) 阳 阴 舌 舌红苔黄干燥 舌淡苔白滑润 脉 脉大有力 脉弱无力 神 有 无(但欲寐) 气 亢奋 疲乏 声 高亢 低弱 色 红赤 青白 二便 尿赤便干 便溏尿清 三、坎离卦解 离卦寓心,真阴寓于中 坎卦寓肾,元阳潜于内 二者互为其根 人体合而观之,一阴一阳而已;更以阴阳凝聚而观之,一团元气而已。 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体会 3:郑氏理法特点 一、理论上: 沿袭内经伤寒之学术思想, 特重阳气――元阳、真气。 气化六经――乃伤寒一部之真机! 二、诊断辨证上: 首辨阴阳! 重辨六经! 万病总在阴阳之中! 三、论治上: “但扶真阳,内外二邪皆能治” “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 治疗上但求回阳,扶阳,救阳… 四、用药上: 承袭仲景六经用药特点, 简方重剂,大辛大热, 四逆、理中类,重用附、姜、桂, 遵六经以治万病,绝不拘于伤寒。 体会 4:伤寒论――立法垂方之作 气化二字,乃伤寒书一部之真机! 伤寒者,邪伤太阳寒水之经也,非独为风寒所伤立论,邪犯太阳寒水之界,诸邪皆寒也,故太阳赅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有恶寒也;表阳被郁,太阳不开也。故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邪犯太阳,与太阳寒水合化,寒水者,太阳之本也,客多从主,故诸邪皆寒也。 治之以开腠疏表,因势利导之,以从太阳之开,麻桂峻剂为首选;体弱、气虚、年老诸辈,宜助少阴之阳,少阴者,太阳阳气之根源也,故麻、附、辛为常用之剂,六经一体也,六气一气也! 老父有不助小儿之理乎? 桑菊银翘诸方,轻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