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鱼我所欲也》翻译、课文分析及知识点归纳整理:刘效芬审核:初三语文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 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鱼和熊掌都是美味,而熊掌尤美。兼:本义为一手持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件事或具有几样东西。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2.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译文: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以上为第一部分的第一层,提出论点。第一句话是以鱼和熊掌为设喻,得到结论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第二句话是由第一句的设喻引发出的论点“舍身而取义者也”,亦即本文的题旨:舍生取义。3.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甚:超过,胜过。故:所以。为:做。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求利益,不择手段。译文: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4.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恶( wù )厌恶。患:祸患。辟:同“避”,躲避。译文: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5.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莫:没有(什么)。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在这里指代办法。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译文: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6.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译文: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7.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2 以上为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是分析论证,亦即逻辑推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