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建引领企业转型的思考三篇【篇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国家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以下简称“平台公司”)的监管越来越严,平台公司不再保留为政府融资的职能,过去依靠政府信用“背书”的生存模式也难以为继,平台公司特殊的历史使命已经终结,不得不开启艰难的市场化转型之路。笔者认为,要推动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促进平台公司做优做大,坚持党建引领至关重要。必须加强平台公司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真正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为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竞争优势。当前平台公司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认识层面的问题。当前,在一些平台公司中,还普遍存在以下三种错误的论调。一是“虚实论”。认为党建工作是“虚”,经营工作是“实”;抓党建是副业、是软指标,抓经营才是主业、是硬指标。有的党员干部从内心里把党建工作看作“包袱”,忽视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对党建工作“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等同论”。认为经营工作抓好了,党建工作自然就抓好了;经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就说明党建工作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三是“例外论”。认为自己是公司,不是行政单位,认为公司员工是市场聘用人员,不是行政事业编制人员,于是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上搞例外、打折扣。实践层面的问题。认识层面的问题,在实践中又衍生出以下具体问题。一是党组织软弱涣散。党组织在企业治理结构中“边缘化”,在落实上级部署时“失聪”,在重大决策中“失声”,在组织员工、发动员工中“缺位”,以至于成为只会搞学习的“学习型党组织”,只在三会一课时才亮相的“会议型党组织”。二是组织生活形同虚设。有的“蜻蜓点水”,该红脸出汗时不痛不痒,该学思践悟时只念念文件、喊喊口号;有第1页共8页的弄虚作假,大搞“资料党建”,党建工作变成了党务人员的“材料工程”、“文字游戏”。三是党员“隐身化”。有的党员只有在填表格、交党费时才记起自己是党员,既不亮身份,也不以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自己,当起了“地下党员”。能力层面的问题。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党建工作只被视为“软指标”,一些平台公司的党务工作岗位地位有些尴尬。有的把党务岗位视为毫无专业性、人人皆胜任的“打杂型岗位”,在人员配置的条件上放低标准;有的把党务岗位视为“辅助型岗位”,让党务人员身兼多职,不能专研主业。有的党务人员甚至党组织负责人,未经过专业系统的党务工作培训,缺乏必要的党务工作能力,从而影响了党建作用的发挥。党建工作在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根本保证。平台公司作为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的特殊国有企业,其经营管理方面过去长期带有行政单位色彩,在向市场化竞争类企业的转型过程中,面临转型动力不足、转型方向和路径不明、内部管理体制亟待改革以及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不够等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抓好党建工作对平台公司的转型发展尤为重要。抓好党建工作,是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政治需要。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平台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推动城市建设、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平台公司党组织也是党的基层组织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公司党的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全面、系统的落实。唯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平台公司在转型发展中才能确保政治方向正确,才能抵御各种风险。抓好党建工作,是建立现代国企制度的内在要求。平台公司是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为破解社会经济发展和财力投入不足的矛盾的特殊产物。由于设立的初衷就是地方政府投资的第2页共8页“权宜之计”,且以政府财政收入为融资担保,一些平台公司并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