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PLC 的发展、分类及应用 教学对象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 教学目标 了解 PLC 的发展、特点、分类、应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PLC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授课时间 2 学时 使用教材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孙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 0 3 年 1 月 教学过程 一.PLC 的产生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 PLC 产生于 1969 年,最初只具备逻辑控制、定时、计数等功能,主要是用来取代继电接触器控制。 现在所说的可编程序控制器 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 1980 年以来,美、日、德等国由先前的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 PLC 进一步发展而来。 1985 年,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对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了如下规定: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二.PLC 的发展 1. 发展及现状 2. 发展趋势 (1)与计算机联系密切 (2)发展多样化 (3)模块化 (4)网络与通信能力增强 (5)多样化与标准化 (6)工业软件发展迅速 三.PLC 的特点 1. 可靠性高 2. 功能强大 3. 简 单 方便 四 .PLC 的分类 1. 从 结构上 可编程序控制器从 结构上 可分为整 体式 和模块式 。 2. 从 规模上 按 PLC 的输 入 输 出点数可分为小 型 、中 型 和大 型 。 五 .PLC 的应用 1. 工业 1)开 关 量 控制,如逻辑、定时、计数、顺 序等; 2)模拟 量 控制,部 分 PLC 或 功能模块具有 PID 控制功能,可实 现过程控制; 3)监 控,用 PLC 可构成 数据 采 集 和处 理的监 控系统; 4)建 立 工业网络,为适 应复 杂 的控制任 务 且 节 省 资 源 ,可采 用单 级 网络或 多级 分布 式 控制系统。 2. 其 他 行 业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其 他 行 业的应用也 日益 广 泛 :在国防 和民 用,如建 筑 ,环保 ,家 用电器等。 六. PLC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结构 PLC 专为工业场合设计,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主要是由CPU、电源、存储器和专门设计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组成。图 2.1 为一典型PLC 结构简图。 1. 中央处理单元 CPU存 储器电源部分输入单元输出单元编程器或其他设备按钮接触器电磁阀指示灯行程开关继电器触点 图 2 .1 结构简中央处理单元(CPU)一般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