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泉 州 师 范 学 院毕业论文 <设计)题 目小型化双频微带天线的特性研究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07 级学生姓名邹文贵学 号 070303030 指导教师余燕忠职 称副教授完成日期 2018年 4 月教务处 制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小型化双频微带天线的特性研究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070303030邹文贵指导教师余燕忠副教授摘要:为了减少通信之间的干扰,且为了天线能同时满足多个通信系统要求,天线需在不同的频段下工作,本文通过研究两个背对的“C”的微带天线的特性,它主要采用了曲流技术增大电流的路径和双振模式实现天线的小型化,通过HFSS软件来仿真模型,改变微带天线的各个参数的尺寸来研究微带天线在2.4G 和 5.8G 时性能的变化情况。关键词:微带天线;双频;HFSS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目录引言 3第一章双频微带天线的结构4第二章天线的仿真及测试结果分析52.1天线的反射损耗图5 2.2天线的场强方向图8 2.3天线的电流分布图9 第三章天线的敏感性分析103.1 L对S11的影响 11 3.1.1 L1对S11的影响 11 3.1.2 L2对S11的影响 12 3.1.3 L3对S11的影响 12 3.1.4 L4对S11的影响 12 3.2 S对S11的影响 14 3.2.1 S1对S11的影响 14 3.2.2 S2对S11的影响 14 3.2.3 S3对S11的影响 15 3.2.4 S4对S11的影响 15 3.3 Lf 对S11的影响 16 3.4 Wf 对S11的影响 17 第四章天线的灵敏度分析和优化设计174.1 L 的灵敏度分析 18 4.1.1 L1的灵敏度分析 18 4.1.2 L2的灵敏度分析 19 4.1.3 L3的灵敏度分析 20 4.1.4 L4的灵敏度分析 21 4.2 S的灵敏度分析 22 4.2.1 S1的灵敏度分析 22 4.2.2 S2的灵敏度分析 23 4.2.3 S3的灵敏度分析 24 4.2.4 S4的灵敏度分析 25 4.3 Wf 的灵敏度分析 26 4.4 天线的优化结果及分析27 第五章结束语32致谢 32参考文献 33英文摘要 34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引言微带天线是 20世纪 70年代研究成功的一种新型天线,它是由介质基片,另一侧为平面几何形状的导体贴片和基片另一面上的接地板构成。它体积小、重量轻、剥面薄,容易实现双频段,双极化,便于获得圆极化,平面结构,与微波毫 M 波无源电路有源电路以及集成电路的兼容性好等优点[1] 。但随着无线通信的不断发展,使得通信系统不断的更新和扩容,在要求天线能在宽频的条件下工作同时能够满足多个系统的通信要求...